第202章番外妙法莲华(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202章 番外:妙法莲华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杨护跪坐在蒲团上迷迷糊糊打着盹,师父看他实在太困了,摸摸他光溜溜的小脑袋笑道:“莲华,既如此,你先回去睡吧。”

也就是这个时候,杨护才惊觉自己不叫杨护了。

他剃了头,受了戒,就成了小和尚莲华,跟着老和尚妙通一起守着一间普通的寺庙。

庙里的东西其实很少,只有几口薄田种下来勉强度日,所幸老和尚功德不错,也有不少人时常来添续香火,更有不少农家送来各类柴米,他们也算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老和尚喜欢去外面捡孤儿,莲华就是这样被捡回来的,现在他每天早上和老和尚念完经,就会跟着他走街串巷,要么化缘,要么看看哪里有可怜的小孩,就跟着捡回庙里。

庙里很快就有了十多个孩子,莲华就成了这些小豆丁们的老大。他会读书,懂得也多,老和尚很疼爱他,始终把他当做接班人培养。

可是问起莲华的身世,他又什么都不肯说,老和尚也知道这样细皮嫩肉又懂得诗书的孩子一定出自富贵之家,流落民间,只能说明莲华家里发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可究竟是什么事,又不好到什么程度,老和尚也不想深究,以富贵之身,遭受飞来横祸的人家并不少,老和尚看这孩子有慧根,也不愿见他受苦,这才带他入空门,并不是对这孩子有所求,故而不深究,也是希望这孩子能忘却痛苦的过去。

莲华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虽然比不上以前在王府的日子,但至少不用颠沛流离的逃命,不用每天都担心是否会有人追杀,还能念念佛经吃吃素斋,带着一群小豆丁种地放羊。

如果母后当年带他逃亡,是希望他能够好好的生活,莲花想,也许这样的日子,正是母后所期待的平静的生活。

老和尚并没有强求他们每个人都要当和尚,许多人慢慢长大,自己出去成家立业,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一直留在了和尚身边,可惜老和尚年龄大了,没过多少年也圆寂了。

守护这座庙,照顾孤儿,都是莲华对老和尚的承诺,他日日诵读佛经,以求功德圆满,做善行,度苦厄,是他自己的选择。

老和尚死后,他把庙交给师弟,独自一人去了京城。

父王曾教他君子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所以他平时很少说话,但说了就要做到,而这一次他要做的是从父母身上就传下来的承诺。

一个或许连当事人都忘了的承诺,莲华在庙里的日日夜夜,除了诵经之外,就是复习那些南华君曾经教给他的法术,尽管那些法术很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的皮毛,但他也希望日后能够用上,不至于到了关键时候才悔恨所学甚少。

他先找到了感恩寺,在感恩寺住了下来,拜托认识的人帮他打探,有没有一个叫敖宸的黑衣男人在京城出现。他又走访了许多地点,甚至在夜里偷偷绕过卫兵,去看了高祖皇帝的陵墓,但都一无所获,他觉得十分失望,这是因为自己在庙里度过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来不及上京救出敖宸。

他早就做好自己会失败的打算,但仍然希望能够完成诺言,于是他又把他从南华君身上学到的东西,交给了几个在感恩寺的徒弟。

莲华常年修行佛法,他又十分聪慧,很快就成了感恩寺辩经第一人,得到皇帝的赏识,宣召入宫。

也就是在宫里,他才见到了那个他必须要见到的男人。

……

莲华本来以为自己死后应该就此投胎转世。却没想到他竟然来到了佛国。

现在的他或许是人们口中的佛,或许是菩萨,比丘……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位置,他有幸在佛国,见过大迦叶尊者,也见过维摩诘居士,他只是一个资历尚浅的小和尚,除了每日必须修持的各种戒法和善行,

他什么都没做,到底是如何成佛的呢?

他不知道,维摩诘居士让他自己悟。

大迦叶尊者说,能做到每日行善,已经是佛性了。何况他最后舍身救人,已然顿悟,故而成佛。

可让他遗憾的是,在西天的日子里,他没能听到有一位叫做敖宸的天神回来的消息。他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所以敖宸才迟迟没有得到自由。

正当他准备为此事奔走时,那一日他自西天而来,刚好见到了敖宸。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