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郭氏崛起(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甄氏嫁给曹丕为妾以后, 因曹丕一直没有立正妻, 她几乎是曹丕后院里地位最高的妾侍了,多年跟随着他, 即便是曹丕后来娶了正妻, 也没有将她给忘记。

曹丕娶了荀家的女儿, 是曹操示意的,只可惜这位出生颍川荀家的世家之女自幼体弱, 嫁给曹丕不足两年就病死了, 也没能给他留下孩子。

在继承人之争获胜后, 曹丕便有考虑过将甄氏扶正, 一来, 他的长子曹睿为甄氏所出, 二来,甄氏出生冀州大姓,于自身身份上有足够的底蕴,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二来,甄氏贤良淑德,一直以来都做他的贤内助,在待字闺中时就有仁善的好名声, 最主要的是, 曹丕确实非常宠爱她,又与她生下东乡公主曹氏。因在后院里地位稳固,曹丕又爱重她, 甄氏并未恃宠而骄,反而经常劝勉侍妾门努力上进,对于无宠爱的侍妾也安慰开导,劝说曹丕不要专宠一人,开枝散叶。她孝敬婆婆,深得卞夫人喜爱。

甄氏乃大族世家,底蕴深厚,曹操之爱子曹冲亡逝时,曹操聘甄氏同族之亡女为曹冲之妻,与他合葬。

于是,曹丕一直都有考虑将甄氏扶正,只是恰逢曹操/死去,又让曹丕迎娶张华为正妻,这才耽搁了。

曹丕继位时,他的后院之中,郭夫人、李夫人、阴夫人等争宠激烈,甄氏像往常一样劝谏她们当谨小慎微,不能恃宠而骄。正得宠的新妾侍哪里会在意她的劝告?况且甄氏已经年老色衰,比曹丕大了近十岁,她们更加不将她放在眼中。

曹丕登基后,有朝臣奏明,希望陛下早日立后,以安天下,曹丕考虑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跟他最久的甄氏。

有大臣请奏立甄氏为后,曹丕答应了,却不想甄氏自己并不愿意,并且上表承情:“陛下初登帝位,理应选择贤良淑德之人统理后宫,妾身愚钝,不能担当此重任,又体弱多病,惭愧难当。”

曹丕登帝后,后院里那些争宠得侍妾们纷纷都封了妃,身份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正得宠的宠妾们私底下斗得越发激烈,甄氏又久病成疾,压不住她们。她推脱皇后之位以后,不少人都生了心思。

其中,郭夫人、李夫人与阴夫人三人都得最得劲。

然而因曹操遗命,亦有不少大臣参奏请立张华为后,让曹丕迎娶正妻的。

曹丕本事打算应下甄氏的请辞,半夜里却被虎背熊腰的张华皇后给吓得滚下了床,他与张华说开后,斩钉截铁地对甄氏说道:“你不要再推辞了,朕的后院之中唯有你劳苦功高,其他的侍妾都比不上你跟随我时间最久。”

于是曹丕迫不及待地将身负柔弱病体的甄氏封了甄皇后,封后典礼过后,他果真再也没梦见张华,也可以光明正大地面对自己曾经的知己好友,现在的妹子了。曹丕松了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而今甄皇后惨死,经张春华这么一问,甄氏泪水又一次决堤,她凄哀道:“郭贵嫔以流言传言我与二弟有染,只因二弟此前所写的感甄赋,却是苦了妾身,陛下问及,妾身屡屡解释,却因此前跟随母后对二弟多有照拂而受陛下猜疑。妾自知年老色衰,没有新妃们的年轻貌美,一心只用心为陛下管理好后宫,因敲打争宠妃嫔而受到新妃敌视,不知从几时起宫中有流言,说妾在背地里埋怨陛下喜新厌旧,怨言颇深,妾身惶恐,从未有此想法,也不知是谁将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而今郭贵嫔喜弄权势,因此前夺嫡之争曾为陛下出谋划策,自认有谋士之才,陛下亦认为她聪慧识大体。妾身死前,她命人构陷妾身因失宠怨愤而下巫蛊害陛下……”

“子桓相信了?”张春华听她说起,憋不住了,气愤问道。

“陛下若非是信了,如何会命人来赐我毒酒一杯?”甄氏悲愤难言,满面凄苦:“可怜吾儿还小就没了母亲,也不知以后该怎么办啊!”

曹操鬼魂怒了:“孤生平最恨喜弄权谋的女子,郭氏已是犯了大忌,女子弄权,是亡国之根源,子桓缘何会糊涂至此,让一女子戏耍地团团转?”

张春华瞥了他一眼,眼神诡异,其余鬼魂也齐刷刷沉默了。

曹操自知失言,转口就道:“孤说的是后宫女子干政。”

张春华接口道:“我虽赞成才女们出来参政议事,有与郎君一样平等议事的权利,但后宫乱政我是坚决反对的,主公说得没有错,郭氏已经犯了大忌。”

“郭氏出身寒门,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曹丕即位后赏赐曹氏宗亲九族,因郭贵嫔的缘故,将其当做九亲一同封赏。”陈宫淡淡说道:“郭贵嫔之外亲,也因此缘故可升为散骑侍郎。”

曹操已是憋不住了,低声斥了一句:“亲自扶持外戚,能耐了!”

然而看在郭氏底蕴浅薄,家中人口不多,曹操想想也就算了,寒门之家,可没世家大族那么难缠。

“郭贵嫔之宗亲,并无出色之人,反而凭借后妃关系而当上重要官职,”张春华皱眉,不赞同道:“子桓不像是会因女色而糊涂的人啊!”

因甄氏暴毙“病死”,朝臣们请立新后,曹丕想都没想,便想立郭氏为后。

“郭氏女并非无可取之处,否则子桓也不会喜爱她,听信她,”曹昂中肯地说道,在他们鬼魂看来,甄氏的冤情是显而易见的,而活人却不知道真相。

“身居高位,闭目塞听,受人蒙蔽,如何能成大事?”曹操不悦道:“郭氏族心机深沉,不堪为后,被一女子玩弄至此,子桓也是糊涂的。”

然而之子莫若父,曹操此前就对曹丕多有不满意,只是他时日无多,只能在矮子里拔高个儿,至少两位继承人之间,曹丕比大才子曹植更适合为政。曹丕本质上是个什么货色,曹操最是清楚不过,薄情寡恩,心眼狭小,记仇,这些都是曹操毒辣眼光下看出来的特质,只不过这些特质并不影响大局,他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甄氏苦涩道:“陛下之言,郭贵嫔温穆恭静,聪慧有胆识,是能成大事的女子,且郭贵嫔勤俭持家,不喜奢华宴会,有清高才女之风,妾身来到将军这儿之前,已是听闻陛下决心要立郭贵嫔为后。”

张春华怒了:“我这就写信去,无论如何不会让郭氏得偿所愿。”

说完,她气冲冲就往书房走。

甄氏鬼魂留在原地,惶恐不安,她恭敬地对曹操见礼,问他现在该怎么办?

曹操轻叹一声,命她起来,让她前去拜见丁夫人。

曹昂飘去阻止了张春华,对她说道:“你是驻军在外的主将,甚至人都不在洛阳城之中,如何能将后宫的事情宣之于口呢?”

陈宫也劝说道:“将军,后宫之事,活人是说不清楚的,弄不好反而会引火烧身,唯有让陛下近臣旁敲侧击,方能让他逐渐意识到甄皇后所蒙受的冤屈。”

张春华抿了抿唇,她还是很不高兴:“甄氏那样一看就不是个会撒谎的,乃性情中人,我看得出来,她不擅长权术,结果败在了擅长权术的女子手中。我不想眼睁睁看着子桓被善于阴谋诡计的小人蒙蔽。”

“一切都是甄氏一面之词,你不多问几个当事人,如何能得知她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呢?”曹昂说道:“春华你没有证据,便不能直接对子桓说甄氏的冤情,因为子桓他没见过鬼,他什么都不知道。”

张春华沉默了片刻,问道:“子修哥哥觉得甄氏的说法有所隐瞒吗?我看人一向是准,她不是那种人吧?”

曹昂颔首:“确实,但我要提醒你,昔日子桓与子建关系和睦时,因子建的才情,甄氏曾赞扬过他,言语之间有所钦慕,我时常飘荡在父亲丞相府中,曾有听闻嫉恨甄氏貌美的女子背地里诋毁她与子建叔嫂相通,流言可是在那个时候就有了。更主要的是,子建与子桓相争时,甄氏病倒没能帮到子桓,也没能安慰他,是郭氏一直陪在子桓身旁。子桓贬谪子建时,甄氏还为子建求情。”

“是卞夫人拜托甄氏求情的吧?”张春华低声道。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