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对于沈家而言,建宁七年,过的平静安详。

沈家三兄弟去岁终于除孝,沈和自农庄归来,沈荣主动让出宅院,被沈和婉拒,自去寻了个小院子,权作一家四口人安身之所。

昔日沈府已经改为侯府,而沈泰,自从分家后便鲜少与兄长们往来,沈荣对他的现状也不甚清楚,也不知道琦郎如何了,担忧归担忧,但毕竟已经分家,沈荣也想开了许多。

他们夫妻俩独自生活,难免落寞。好在楚王怜惜妻子,常常准沈玥归宁,这也给了沈泰几分安慰。

沈瑜归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去拜见老师。

许久没来,周府还是冷冷清清。周旷好不容易收了个难得的学生,朝夕相处一阵子,谁知他家中不幸,一转眼就分离三年。偏周旷年纪大了,也不好劳动去看望小辈。甫一见沈瑜登门,他一按桌子就要站起身,生生压住了身子,克制着手臂的颤抖。

沈瑜躬身行了个大礼。“不才学生沈瑜拜见恩师。”

“起来,快起来!”周旷终于忍不住站起来,亲手扶起学生,打量着他,骄傲与心疼并存。他什么都说不出,只是费劲地感慨道:“可算回来了,可算回来了。”

“老师,学生给您带了点东西。”沈瑜说。他带来的野味点心之类已经交给周府的下人,此次拿出的,则是要亲手转交的。

沈瑜此次前来除了拜见老师,还有一件正事,就是将在农庄上培育的良种与相关的说明一并带来交给周旷。

先前他在书信中就略略提到此事,周旷一看,也心知肚明。他仍是为学生遗憾,却能够理解。“老夫定会交给殿下,你不必操心了。”

“你既然回来了,就该回国子监,好好读你的书,考出功名,做这些才方便。也好告慰你家先人。”周旷又说。

“老师说的是,学生也打算早些回国学。”沈瑜真情实意地应道。

离京已久,他也怀念起在国学无忧无虑,专心治学的日子。

沈瑜收拾好东西,便重返太学。先是去明伦堂拜见祭酒、司业与各位讲官。他是正常奔丧,还多守孝两年,这些人都不曾难为他,还大大称道他一番。陈衷考校几句后,仍令他去原先的班就读。

只是孙维已经结束铨选,进入门下省做录事,离开了国子监。这一节周旷也在书信中提到,沈瑜遗憾之余,也为师兄高兴。

但沈瑜还是见到了一些熟面孔:郭逸已经考上举人,但无缘春闱,明年是大比之年,他也要积极备考。还有,他们的新助教,有不少,就是当初的同窗。

郭逸与沈瑜亦是许久不见,郭逸乍一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迈进廊房,眼圈登时就红了。助教讲官一走,便抱着他不肯丢。

沈瑜忍着笑道:“悠之也反应过度了,我逢年过节也没少往你家递东西,怎么就抱着不丢了。你都是要娶妻的人了,还这么做小儿女情态,不合适吧?”

郭逸狠狠推开他,咬牙切齿地骂:“亏我还惦记着你,你这个没良心的,说的都是什么话?”

骂归骂,他的手还紧紧抓着沈瑜的胳膊不肯松。

其余同窗,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大笑起来。

唯有一个坐在窗边,虎背熊腰的男子冷冷一哼,不屑地撇开视线。

“别理他。”郭逸抓着沈瑜拉近了些,低语道,“过年宫宴,他得罪了太子殿下,被大长公主训斥了。”

沈瑜心知肚明地点点头。原来,那人是李廷。

李廷在少年时代无忧无虑,在国子监横行霸道,可随着年纪增长,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书读得马马虎虎,一直没能考取功名,长公主发狠,不准他离开书院。

他心中烦闷,进宫时就发了几句牢骚。他还当是昔日,心里并不把同龄的太子当回事。

偏偏如今建宁帝病重,宫里一应事务都由太子主持,太子当时就斥责他言行不端,若非是长公主亲生骨肉,只怕会直接赶出去。得罪了太子,他在家中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了。

沈瑜下学后在附近的酒楼摆了一桌宴,与昔日同窗叙过旧,便踏踏实实跟着讲官与老师读了一年书,准备八月的秋闱。

这些国子监的讲官也都是往届的一甲进士,或是仰慕周旷的美名,或是爱沈瑜的纯孝,也欣赏他的才华,都尽心尽力地教导他。偶有一两个借他外戚身份刁难、看不起他的,沈瑜也并不放在心上。

八月乡试同样考三场,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每场考三天。郭逸免去这一遭,又要担心沈瑜受罪,叨叨嘱咐个不停。

沈瑜却是眼看着叔叔考过来的,并不像其他同窗那么紧张。

沈瑜虽是在庄上守孝,还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农事,但也没落下做文章。他更是趁着免去每日的课业,有了时间,将周旷借来的书翻来覆去读完。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