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三人劫(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磔狱外的峭壁之上,伍四合、柳落渠和唐安蜀攀附在上方,朝着顶端攀爬而去。

爬在最后的唐安蜀,仰头看着黑暗中隐约可见的伍四合和柳落渠,在心中计算着这次行动的成功几率:一个职业劫狱者,一个职业杀手,再加上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相。

这三人临时拼凑起来的小队,有多大的成功几率?

三成。唐安蜀下了定义,撑死只有三成,不可能再多了。

伍四合,人称吊脚楼,是苗人。清末时期苗人起义失败后,大批苗人被清廷俘虏押解进京,其中一批人中途逃走,就地拉拢江湖人士成立了一个营救组织,自称为“楼”。

虽然这个组织后来营救同族的任务宣告失败,但为了生计,他们开始做起专门的劫狱解救的买卖,组织中重要人物都以各类建筑物的名称为号。

也许是巧合,杀手柳落渠曾经所在的组织,名称中也带“楼”字。

那个组织被称为“风满楼”,传说创始人是宋朝的一位商贾,创立组织的目的一开始仅仅只是为了震慑和对付江湖上那些专门打有钱人主意的小门派,不过该组织经过数百年的发扬光大之后,最终成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杀手组织。

柳落渠就是这个组织中“剑”字门的高手,被称为定风剑。

这个绰号的来源,是多年前他曾经在西域的沙暴之中,独自一人持剑干净利落地做掉了目标不说,还顺带干掉了对方一整支护卫队,最后还全身而退。

而唐安蜀则是这次行动中的核心人物,不仅负责前期的情报收集,还负责路线勘定,以及行动的最终决策定夺。

即便表面上,队伍的领导者是伍四合,但在关键问题上,伍四合必须征求唐安蜀的意见,因为这是雇主定下的规矩。

为什么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在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中如此重要?

很简单,因为他是上一代西蜀衮衣地相的指定传人。

上一代西蜀衮衣地相真名叫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化名叫胡深,江湖人送绰号八臂罗汉,传言他曾经帮助熊克文在三天之内用计让藏匿于四川深山中的三批土匪弃械投降。

据传,后来那三个土匪的头目聚在一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这个胡深竟在同一时间找上分别在不同地方的土匪头目,就好像他有分身术一样。

久而久之,这个故事越传越离谱,让江湖上的所有人都认为胡深好像真的有三头六臂一样,再加上他快手快枪的绝技,所以被称为八臂罗汉。

唐安蜀又为何被称为拾臂罗汉呢?

唐安蜀出师前,师父胡深被军阀杨森的一名袍哥兄弟,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私牢,还被斩去了双臂。

唐安蜀为了救师父,只身一人,找上了与杨森交好,后来同被称为“川军五行”的水晶猴子邓锡侯。面谈了不到一小时后,邓锡侯便遣了副官带着唐安蜀到了杨森处,杨森见信后,沉思片刻,便带兵抓了自己那名袍哥兄弟,同时释放了胡深,当面道歉后,又将那名袍哥兄弟就地枪决。

唐安蜀离开的时候,背着重伤的师父,来到镇口的牌坊下,踩着竹梯爬上去取下了挂在上方的师父的断臂,又饮下杨森副官双手递上的那杯释怀茶之后,消失在了众人的目光之中。

此事之后,唐安蜀出师,也开始有了“拾臂罗汉”的称呼,这个称呼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他替师父拾回了那对断臂,第二他的能力远超师父胡深之上,“拾”字又恰好是“十”字的大写,故此得名。

唐安蜀到底是怎么救出师父的?他跟邓锡侯说了些什么?邓锡侯的副官又给杨森带了什么话?

唐安蜀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就连他的挚友蔡千青问他,他都只是回答那八个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谁信呢?

攀爬在峭壁之上时,好奇的柳落渠也问起了这件事,唐安蜀当然也是回答那八个字。

柳落渠不屑道:“谁信呀?不说算了。”

唐安蜀只是笑,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说。

可是柳落渠还是好奇,竟然还冒险腾出右脚,轻轻碰了碰唐安蜀,问:“到底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是不是威胁说,要是不放你师父,你就弄死杨森全家呀?”

唐安蜀笑道:“嗯,接近了。”

柳落渠大惊:“你连杨森都敢威胁?”

柳落渠刚说完,一颗石子就从上方朝着他肩头猛地落下,他听到石子落下的落风声之后,一把将石子抓住,抬眼看着在上方停住的伍四合。

伍四合压低声音道:“你们不想活了?要是被巡逻队听到,倒下火油,我们三个不烧死,也得摔死!”

柳落渠和唐安蜀不再作声,安静地攀爬着。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