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深山藏古寺(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二日巳时整,据华音说,昏睡了十四个时辰又两刻钟后,安王终于醒了。

安王一醒,王府上下俱松了一口气。

我又去请了一回脉,初初醒来的清瘦青年虽然面容憔悴,犹带倦色,待人接物倒是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处处都体现着自幼便浸入骨髓的贵族气度。

虽带病容,不掩清贵。我心下暗叹。

见我来了,安王微笑道:“敢问这位小公子可就是晴县百草公子?当真是少年英才。”

我连忙拱手一揖:“不敢当,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的?此次,孤还要多谢百草公子出手相救。”

我正色道:“所谓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万死不辞。王爷不必感激。”

安王微怔,认真地看了我一眼:“当年楚医圣也曾这般对答。果真是医者仁心,一脉相承。”见我不语,又笑道:“如楚医圣与百草公子这般,比起那些连秀才都不是就敢冒充郎中的人,可不知强了几条街去。”

我知道他是在讽刺昨日的那个冒牌货,不由得抿唇一笑。

我又同安王寒暄了几句,说了几点平素要多加注意的地方,看着他服下昨夜做好的丸药,确保一切正常后提出要离开。安王倒没什么,淡淡地吩咐身边小厮付了诊金。安王妃却似是有几分手足无措,先是派人过来说想送我件礼物作为感谢,问我想要什么;后又打发人领了个尚药司的小丫鬟过来,说是听说我那儿有好几个少年女子,平日里帮着打理药材行里营生的,索性把尚药司里最出挑的丫鬟送了过来,请我调教调教。

我细细打量这丫鬟一番,十五六年纪,肤色白净,杏眼桃腮,柳眉琼鼻,身材长挑,梳着双鬓,插两根梅花式样的簇新的银簪,一对水红绢花,缠枝桃花坠银穗步摇,眉心一点粉红色五瓣桃花钿,穿一身桃红色褙子,腕上套着青玉手镯,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

我有几分尴尬,心中疑惑脱口而出:“不知这位姑娘在尚药司中,是于医药一道上的天赋最为出挑,还是相貌最为出挑?”

送这丫鬟的小内侍也是个乖觉的,连忙陪笑道:“公子救王爷一命,娘娘感激不尽,如何能委屈公子呢?这团荷姑娘自是天赋相貌都极出挑的,还请公子不要嫌弃。”

我怎么也没料到竟会得到这样的回答,竟有些不安,不由得拿眼瞥向华音。

华音哈哈大笑:“葛公子好艳福。”

安王也笑道:“内子也是一番好意,百草公子若是不弃,便收了吧。”

我不知该如何应对,见华音挤眉弄眼的向我点头,心一横,拱手作揖:“既然如此,葛某多谢王妃好意。”

团荷向安王叩头谢恩,而后又向我叩头。林欢打趣道:“百草公子还不给佳人赐名?也好让我等看看,一代名医到底是怎么起名字的。”

华音等人都笑出了声,就连病榻上的安王都露出了笑容。

我轻咳一声,看向那跪在我面前的少女。

“就叫当归吧。”

当归轻盈地站起,向我福了福身:“谢公子赐名。”

我微微一笑,向安王拱手道:“时辰不早了,王爷也该休息了,不才就此告辞。”

安王颔首:“孤身子尚未痊可,不便相送……”华音抢道:“就由华某来代劳吧。”

安王轻咳两声,颇为无奈地看向华音,华音正笑得一脸无赖。

安王的教养还真是好啊,就算这样也没有手足无措或是勃然大怒。他只是尴尬地苦笑:“有劳华弟了。”

华音微微一笑:“在下与葛公子颇为投缘,王爷不必感激。”

我与当归跟着华音到门口,华音突然转身看向我,张口欲言。不待他开口,我拱手一揖:“多谢华兄相送,不知华兄是有何事见教?”

华音轻声道:“阁下离开此地之后,是否意欲前往竹林寺?”

我点点头:“确实如此。”

华音叹道:“那么,多加小心。近日竹林寺一带,似乎不大太平。”说着瞥了我一眼,欲言又止。

我淡淡道:“既是与江湖中人纠缠,又怎会有多太平?”

华音释然道:“也是。祝阁下顺利找到那位‘一友之故人’。”

我笑道:“多谢华兄好意提醒,江湖浩瀚,后会有期。”

华音哈哈大笑,转身回了安王府。

我也带着当归离去。

将当归安置在灵石客栈后,我向她打听前往竹林寺的路径。当归答得倒是很爽快,只是还有几分忧虑:“公子当真要去竹林寺吗?华公子不是说竹林寺最近不大太平吗?”

我笑笑,摸摸她柔软的头发:“是啊。”

当归抿着嘴:“那公子还要去,还孤身一人。”

我笑道:“不孤身一人,难道拉着别人陪我以身犯险?可没这个理。”

当归继续抿唇:“奴婢愿意与公子一同去,求公子不要丢下奴婢。”

我弯下腰,看着她的眼睛:“在这里,我想提醒你两件事。第一,我身边的那群小丫头片子,从最开始的含笑到几个月前才领回的仙草,没一个自称‘奴婢’的。自称名字就好了,名字取出来不就是用来叫的吗?我这儿不兴那些花头。第二……”我拍拍她瘦削的肩头,“你会武功吗?”

当归低头,嗫嚅道:“不会。”

我浅浅一笑:“但我会。所以,如果我在竹林寺当真遇到危险,我一人也很可能顺利逃脱;但若是带着个不会武功的小丫头……”

当归双颊绯红:“奴……当归知错了。”

我满意地笑笑:“这才乖。好好地在客栈里等着,我尽量晚上就回来。”

当归点点头。

我骑着雪里踏,按照当归所说的路径出了城,前往竹林寺。

竹山并不高大,只是四面群丘低矮绵延,独此一处高高隆起,是以气势十分雄伟;再加上山上几乎是粗壮修长的毛竹,鲜有杂树,景色倒也清幽别致。

只是谁能告诉我,这山上哪儿有寺庙了?

雪里踏眨了眨它聪慧的大眼睛,又在山前转了转,果断地踏上了山脚下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我连忙跟上,却发现这小路并不通往山上,而是引着我向山谷里行进。

谷形极险峻,其势若劈,蓬麻野蒿填塞其中。两侧山崖如石壁拔地而起,星星点点的生着一簇一簇的毛竹。整个山崖上都攀着密密的藤葛,绿叶掩映间露出赭红的山体,在正午的烈日下熠熠闪光。

我疑惑顿生,却仍是信任雪里踏作为灵驹的直觉。只是这路越走越偏僻,若不是雪里踏依然不紧不慢地踩着野鸡柳子,我当真要怀疑它是进来方便的了。

忽而前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琤瑽的水声。我纵马向前,发现这遍地蓬蒿之中竟别有洞天。

谷中竟有一道流水,发自山中,蜿蜒曲折流向修阳城方向。水势颇急,不时激出雪白的泡沫,浮动在浅碧微蓝的水面上。两岸奇石对垒,交错差互,清可见底。水中还有一种奇特的白色小鱼,细长如练,长约寸许,不知其名。

流水的上游隐约露出一角屋檐。

我大喜,打马上前。

原来这竹林寺并不在竹山之上,而是坐落在山谷之中,背靠竹山,面临流水。

我在门口略一踟蹰,跨入竹林寺。

竹林寺很小,前殿里正面一个三尺高的弥勒,两侧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背面一个韦陀,后面一个天井,数丈见方;天井中铺着罗纹石砖,四角种了四棵合抱粗的银杏树;天井左侧一个月洞门,右侧也一个月洞门,门两侧各有一副对联,白底绿字,“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诸法从本来,都自寂灭相”,门内有几间厢房;后面一个正殿,殿前也有一幅对联,“莫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任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绯底黑字,铁画银钩,漆痕斑驳。我略略一扫,字迹竟有几分熟悉,不由得俯下身去,才发现下联角落里还刻有一行小字:“永德十三年楚一凡手书于修阳竹林寺”。

永德十三年,现在是永德三十二年。

原来如此。

正殿里头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加起来也就五尺不到。佛前一张供桌,桌上两边两支香烛,香烛中间左端一碟子鲜果,右边一个博山炉,炉里烧着伽南香。供桌右侧一口颜色乌黑看不出材质的磬,磬旁蒲团上跪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披一身海青直裰,微阖的双眼乌亮干净如寺外流水。

“阿弥陀佛,不知施主风尘仆仆,是为何而来?”

我双手合十,躬身低眉道:“为寻人而来。”

“所寻何人?”

“槛内之人。”

小沙弥双眼忽睁:“既是槛内人,施主去槛内寻便是,为何要来这佛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