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坪村的进士(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白头镇边上大大小小不知道有多少个小村子,便如邬镇的老家邬家坳,更有其他什么以姓聚居的村落。譬如李家村,何家村,张家村等等之类。

这些村子为何就没有像大坪村一样,有了一个镇的规模,还组建村学,让所有适龄儿童都去上学呢?

且先不说这个举措,更有这两个秀才老师,还有村学里面打杂的,村学学生的吃喝,包括村学修建维护等等费用,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除了钱更重要的便是,为何家中有适龄儿童都愿意送来?

毕竟这个年代,多少人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也照样能过一辈子。而所谓的适龄儿童,都是能干活了的,谁家没个农活的,好些半大的孩子都下地了。

为什么这些农户或者猎户愿意让自家孩子去上学,甚至承担这些开销呢?

这要从大坪村的历史讲起。

大概二十几年前吧!大坪村还是大坪村,可并不大,不过是个普通的没有上百来户的小村子,便是某一年,村里出了个秀才!

年纪轻轻的神通,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中秀才,而后三年中举,并得了同进士出身!

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当初小小的大坪村出去的进士老爷,实际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大坪村的父老乡亲都接济过他!而此人也有才,从小跟个乞儿一样,无家无业的,可愣是读书读出来了,还官至一品。

如今不知道为何,不过五十出头的年纪,竟然辞官回乡了。

不过不管这人辞官不辞官,他这些年对大坪村的回报是实实在在的。大坪村所有原住村民,都在他当官后的年月里,每年都收到他的年礼。米面银钱布匹,家家户户都有。

直到前几年,过了五十大寿的他这才没有送了,不过主要也是因为村里当年有恩于他的人,都老了去了,大部分剩下的都是后辈,所以也就不送了。

这人考上进士后,出仕前也回过一次大坪村,便是那次,他提出让大坪村修建村学,至于修建村学和维护村学所需花费,则由他承担。

是的,全权由他承担。

怎么承担呢?因为朝廷有制度,有功名的人是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税额。可此人是孤儿一枚,就算把大坪村所有的的田地都放到他名下免税那也没有多少。

但是这个年代,供出一个有功名的人不容易,许多投机者都会伺机下注,便是提前去讨好一些看好的苗子,送上田地,方便日后求上门。反正挂在名下也不要税,白得的谁不要呢!

但是此人,却不这般,他提出,所有挂他名下的田地,他分文不取,只需每年拿出该田地十分之一的收成,给村学。

有了这人的提倡,外家免税对于农户来说,实在是轻松了不少。

没有了太重的负担,加上感激这人的所作所为,反正家中适龄儿童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忙了,便都送到村学里面去。

兴许搏一把,就能出个官儿呢!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